时间:2019-07-03 11:08 来源:http://www.lunwentong.com/ 作者:佚名 点击:次
一、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师生互动是保证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的重要前提。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例如,教师应该关心和关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浓浓的师生情。这样学生会更加愿意与老师进行沟通,能够及时表达自己对于学习过程存在的建议。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意外的负担,集中精力进行语文阅读学习。同时,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开展朋友式的教学,与学生一同进行问题的研究和讨论。通过这样的练习,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中受到熏陶,从而为开展语文阏读合作学习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高效教学。
二、利用多媒体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丰富合作学习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集视频、图片、动画和文字于一体,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能够使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阅读知识,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在互联网上拓展更多的阅读素材,让学生对于课外的阅读内容进行合作学习,有效拓展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视野,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锻炼。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网络上下载一些合作学习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合作学习的氛围,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完《沁园春?长沙》之后,教师可以在多媒体大屏幕上把毛泽东写的另一首《沁园春?雪》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探讨这首诗有着怎样不同的意境,让学生把自己根据阅读得出的不同理解表达出来,从而提学生理解能力。然后,教师也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关于这首诗合作学习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从视频中学会怎样开展合作学习,从而提高语文阅读合作学习的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创设语文阅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集中更多的注意力开展语文学习,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语文阅读,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学生就会有积极讨论的热情,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例如,在学习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于江南的冬天的印象和感受。通过学生对于冬天的寒冷的体会,能够使学生的感情基调与《江南的冬景》相符合。然后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江南冬景的视频和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到凄寒的冬天,使学生能够在作者的环境中更好地感受江南的冬景。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探讨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同学对于学习内容的不同理解。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大意,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四、科学进行分组,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教师还需要把学生科学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加强交流。
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组,让兴趣相投的学生在一个合作小组中。这样,能够使学生因为兴趣相同而进行更有效的沟通,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更加融洽。教师可以让小组内每个学生轮流担任组长,带领组员进行语文阅读合作学习,提阅读的效果,还能够使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苏轼的《赤壁赋》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读懂诗词的基础上,对于作者的写作情感进行探究。针对好奇心强,探究兴趣浓厚的小组,还可以给其布置阅读苏轼的其他诗词的任务。在小组内,明确分工,轮流担任组长,带领组员学习诗词,起到很好的阅读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通过充分的交流来加强对于文章的理解,起到很好的阅读教学的效果。五、开展有效的教学评价,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进行科学的评价。
首先,教师应该保证教学评价的全面性,既对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还应该评价小组整体合作学习情况,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小组内和每个小组之间的评价,通过对于每个成员和小组的团队精神、学习状态以及对于文章的理解进行评价。这样能够激发小组内的每个成员的学习斗志,使其更加努力地学习语文阅读知识。最后就是教师的评价应该以正面为主,以鼓励学生为主。例如,对于学生苏轼诗词拓展学习工作做得好的时候,教师应该积极鼓励,激发其深人学习的积极性。当然,适当的负面评价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积极学习,提高其语文综合素养。六,结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面、高效的学习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共赢的意识。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使班级学生在良好的沟通基础上,能够加深相互了解。
让学生更加了解每个学生,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作者:朱友朋(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北校,江苏徐州 221200)
95%的人还看了:
在语文教材中,插图作为语文教学中的第二语言,不仅是美化教材的重要资源,而且是语言文字的扩展与延伸。本文基于插图在高中语文中不可取代的教学功能,以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共五册)为例对插图的配置与类型进行完全统计与分析,并提出教材插图使用的构想,以期能够为语文教育教学提供些许有利参考。
如果说教师的语言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那么作为第二语言的教材插图则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助推器。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是科学也是艺术”,语文教材插图是一种视觉艺术,需要语文教师科学的使用。然而现今社会生活中的读图化与语文教材中的插图边缘化之间的鲜明矛盾,对其展开进一步研究显得意义重大。
因此,本文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5)中200余幅插图展开研究,对插图的配置与类型情况进行分类,客观呈现其概况,并结合教材文本具体分析,尝试提出对高中语文教材插图使用中可供参考的构想。一、插图配置与类型的概况与分析
(一)插图配置情况
按照教材编排的模块分类,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插图可分为封面、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和其他部分(包括目录、扉页、致同学们、单元提示)六个类型。具体情况如下:
1.阅读鉴赏部分插图占绝大部分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阅读鉴赏”插图占据了绝大部分,占总插图数量的55.07%,五册书中阅读鉴赏部分一共64篇课文,插图114幅,平均每篇课文附有1.7幅插图。可见,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中包括作品主人公、作者以及与课文内容情节相关的插图,这也就是教材插图的主体部分。作为语文教材的主体部分,阅读鉴赏是教师教、学生学的重点内容,所以此处插图居多。
2.封面、其他部分插图分布固定
封面插图(每册1幅)与其他插图(每册12幅)分布的数量都是相等的,分布比较均衡,其编排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封面插图和其他插图都是教材辅读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单元提示与扉页、致同学们、目录部分的插图都处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固定位置上,甚至一些图片重复出现,这并非仅为了美观整齐,更起着照应专题主题思想的作用。就拿单元提示插图来说,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主要学习古代记叙散文,这些文章或记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所以选取的背景插图是以一次激烈战争为主题的古代工笔画,对学生学习本单元课文有着很好的导入作用。
3.表达交流、梳理探究部分插图偏少
在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表达交流部分与梳理探究部分插图部分分别为3幅、9幅,而所有插图为207幅,其缺乏程度可见一斑。表达交流部分是“写作”和“口语交际”的整合,与阅读鉴赏部分并列存在,这不仅凸显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更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写作、口语能力的要求,该部分插图的缺乏显然违背了教材模块编写的初衷。
梳理探究部分则主要是语文专题活动,意在梳理学生所学内容(语言、文学、文化等),实现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能力,因为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开展,所以该部分插图偏少。另外,名著导读部分插图共有16幅,多为名著书影、作家肖像以及对经典剧情的描绘,以此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插图类型情况
笔者按教材插图的类型将所有插图分为实物图、描绘图和漫画插图三类。实物图主要指事物的真实写照,包括各种人物肖像、风景建筑以及其他实物照片;描绘图主要是指描绘景物、现实场景或者故事情节的一些插图;漫画插图主要是用卡通人物画像去表述内容的插图。经统计,五册教材插图共有描绘图107幅、实物图94幅,漫画图6幅,各类型插图在各册中的分布较为均等。
1.描绘图、实物图占大比重
由统计数据可看出,教材插图类型以描绘图和事物图为主,共占总插图数量的97.1%。究其原因,实物图以照片居多,这更给人以真实感,贴近生活,更具有吸引力,也更便于欣赏,同时也能给人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审美要求。
阅读方式的悄然改变使如今的读者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对抽象的图像的欣赏,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能真实而又生动的表现生活的媒介。而描绘图多是与课文内容相关,具有针对性,与文字本身一起,让学生从心和视觉上同时接受课文所传递的信息,更容易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章的深刻主题,所以描绘图也居多。譬如课文《鸿门宴》中的插图《项庄舞剑》,这幅插图将宴席上每个人物的具体形象都描绘得十分清晰,各方人物的忐忑心情,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通过这幅插图表现得淋漓尽致。2.漫画图稀缺
漫画图的稀缺让大家都步入一个误区:只有低学龄的学生才需要漫画插图。漫画插图相对较少的原因,可能由于漫画插图难以与高中语文教学产生化学反应而导致了教材中漫画插图的稀缺。事实上,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实事的图画,其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兼具社会性和娱乐性,同样具有审美和教育功能。
漫画插图一定程度上以通俗易懂、轻松可爱的形式吸引着学生的兴趣,对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方面的训练也有很大帮助。学生在欣赏漫画图的同时,认识力和想象力都会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其实大部分学生喜欢漫画,认为漫画对学习生活有帮助,并且乐意接受漫画进入语文教材。漫画图以合适的形式、恰当的比例进入高中语文教材,可以使传统的教材焕然一新。二、高中语文教材插图使用的构想
多年来,学界为编订出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做出了不懈努力,教材插图不断得到完善,在增强教学效果、丰富文本内涵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教材插图、科学使用插图是适应时代潮流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必然诉求。
(一)回归教材插图,优化教学效果
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教材插图极少得到重视,甚至被教师忽略,插图的边缘化使得学生对插图的认识只停留在被鲜艳色彩所吸引,无法获得隐藏知识。加之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也给教材插图带来巨大挑战,教师的课件往往采用外来图片。
然而教材中的每幅插图都是编者精心筛选的,是最具代表的,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回归这些优秀的教学资源。就最容易被忽视的教材封面而言,五册封面插图虽各不相同,分别是壶口瀑布、巫峡、长城、我国某海域、南迦巴瓦峰,但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祖国的壮美河山,意在引发学生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无限向往和憧憬之情。若教师在展开教学之前懂得稍加解读,不正能促进学生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精神品格的塑造,起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二)分析教材插图,引导学生阅读
读图时代的到来,使人类的文化由“读的精神”转向“视的精神”,社会生活中的大量信息都源于“读图”获得。在这样的阅读方式冲击下,语文教师以解读教材插图为第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使学生掌握现代语文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插图与文字是运用不同形式的创作来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它们或再现精彩片段,或提炼中心思想,或直观展示难点,以静态的方式弥补了阅读文字难以想象的细节。
教师在使用插图组织教学时,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图片信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化抽象为具体。例如,学习《鸿门宴》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挖掘图片中的隐藏信息,进一步理解宴会中错综复杂的局势,帮助学生加深知识记忆。古代礼仪中由尊到次的坐次安排应为东向南向北向西向,图中项王、项伯东向坐,谋臣范增虽为亚父却居南向,地位低于告密的项伯,可看出项王的轻敌自大,用人唯亲,君臣隔阂,也预示着宴会的结局。(三)巧用教材插图,发展学生能力
从上文可知,表达交流部分插图和漫画类插图都十分缺乏,然而二者的结合是可以碰撞出语文教学的火花,这部分的空缺是教材编者值得注意的。表达交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之一,在表达交流部分多用漫画图,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训练的机会。漫画用简单的手法能够以夸张、象征等方式对社会生活进行讽刺、批评或歌颂,这与语文教学任务中要求学生使用语言明确地描述事物表达复杂感情相呼应,这是教师展开学生能力训练的最佳素材库。
加之漫画图以幽默新颖的特点受到学生们的广泛喜爱,巧用漫画图能够让学生乐于“开口”,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从而使语言思维得到锻炼。总之,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具有不同的类型,其不同的配置体现了不同的功能,语文教学不可再忽视插图的存在,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如何准确利用插图的价值,根据不同插图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值得广大语文教师不断钻研。
作者简介:韦星梦,女,1992年生,壮族,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学;徐丽平,女,1989年生,壮族,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学。
。点此返回栏目查看更多>>>语文论文,论文的格式
热点内容
![]() |
网站地图 论文通专注论文发表咨询11年,只提供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介绍等信息咨询服务 形势与政策论文可通过高校学生学位会议 专著 出版 检索 服务 月刊 国家级 图书 咨询 提供 摘要 题目 代号 邮发 数据库 出书 简介 编辑 毕业生 全国 周期 教材 文献 包括 主办 双月 想要 教学 查重 技术 方向 学位 学生 旬刊 整理 分析 发展 记录 人员 半月刊 双月刊 发行 高校 综合 成功 艺术 政治 环境 思想 规范 单位 学习 详细 修改 设计,学术 省级 杂志 格式 研究 收录 专业 写作 更多 查询 工程 作者 内容 征稿 方法 国家 数据 方式 知网 研究生 区别 北大 教学学习设计检索本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