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发表目的本课题采用中医证候评分表观察单补大肠独穴推拿对小儿脾虚型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和纳入、排除标准的脾虚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补大肠独穴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蒙脱石散治疗,疗程为5天。以大便次数、大便形状、腹胀、呕吐等为疗效指标,分别对治疗前和治疗期间每天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记录。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总积分、各单项症状的改善情况、止泻时间进行比较,综合评价两组总有效率。结果1.实验组临床痊愈8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93.3%;对照组临床痊愈4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6例,有效率80.0%;总有效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2.对于症状、体征疗效的比较,大便次数、大便性质的疗效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腹胀、呕吐、精神倦怠、口渴、饮食、小便量、面色、肛门红赤的疗效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胗0P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在止泻时间方面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大肠独穴推拿手法是治疗小儿脾虚型腹泻的有效、安全的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腹泻、腹胀、呕吐等,尤其在改善大便次数、性状,止泻时间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效应时间更早、疗效更显著,具有可靠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中文摘要5-6ABSTRACT6-8前言8-10一、临床资料与方法10-14(一) 病例来源10(二) 病例选择10-111. 诊断标准102. 纳入标准10-113. 排除标准114. 中止标准11(三) 治疗方法11-141. 分组方法112. 治疗方法11-123. 观察指标124. 疗效评定标准125. 观察时间点126. 安全性及依从性观察12-137. 不良事件的观察138. 数据记录139. 统计分析13-14二、结果14-18(一) 一般资料比较14(二) 治疗结果比较14-17(三) 安全性及依从性评价17-18三、分析与讨论18-24(一) 中医对腹泻的认识18-19(二) 小儿推拿概况19-21<b>
职称论文发表</b>(三) 独穴推拿的研究概况21(四) 选穴依据21-22(五) 临床疗效分析22-23(六) 小结23-24结论24-25参考文献25-27附表27-29致谢29-30文献综述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相关概述30-36参考文献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