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2.3.1标题页(titlepage):包括题目(title)、作者(author)、单位(institution)、通讯作者信息(correspondingauthor)、大标题(runninghead)、统计数据(字数、页码、图表数)、资金来源(grantorsuppo
2.3.1标题页(title page):包括题目(title )、作者( author )、单位(institution)、通讯作者信息( corresponding author)、大标题(running head)、统计数据(字数、页码、图表数)、资金来源( grant or support)等。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题目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要简洁明了,突出创新之处,字数适中,以便于论文的索引、流通和传播。有些杂志在“投稿须知”中会注明对题目字数的要求,需要特别注意。
论文作者和单位属于论文署名、成果归属等方面问题。署名目的之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之二是记录作者的劳动成果,之三是便于建立作者检索。通讯作者的联系信息是用于与作者联系和寄送论文单行本(offprint)。 running head是论文页眉位置显示的一句话,相当于一个范围更大的标题,便于编辑归类论文所属领域。例如论文题目“An animal model of SARS produced by infection of Macczca mulatta with SARS coronavirus”, running head可为“SARS animal model ”。
期刊文章发表:lunwentong.com/cklw/924.html' target='_blank'>sci论文格式怎么写_2 2.3.2 摘要(abstract):摘要应写得简练,只需说明写论文的目的、所用的方法及取得的结果和结论即可。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总字数的5%(多为200一300字)。摘要一般要求不带参考文献、公式、脚注、图表、不常见的缩略词等。同题目类似,论文摘要也是读者最先关注的内容,决定读者是否有兴趣继续阅读全文。 2.3.3 关键词(keyword):一般要求5个,最好选择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的词。

用词要准确、规范、不要太偏,否则会影响论文的引用和检索。可以从论文的题目、摘要或全文中选择。 2.3.4 前言(introduction):前言的作用是开宗明义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叙述研究目的,主要结果和创新点。前言要有层次感和逻辑性,应开门见山、简明扼要。提出问题,介绍论文的背景,本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尚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进而提出本文研究的问题和目标。 2.3.5 材料和方法(material and method):主要描述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实验对象、材料、试剂、仪器、设备、实验条件、数据分析方法及软件等。材料来源和观察统计分析方法要准确详细地交待清楚,以便于后人重复该实验。实验对象一般是人或动物或组织等,它们的基本信息要描述清楚。要注意设立对照组,选择合理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量。多数国外杂志对有关人或动物的实验有伦理福利方面的特殊要求,需要认真阅读投稿须知,以免因为违反其中的规定而被拒稿。 2.3.6 结果(result):结果部分的叙述要翔实准确。翔实就是要提供最为全面的分析结果,不要故意的隐瞒或者遗漏某些重要的结果。准确就是结果必须是要真实的,不能是伪造合篡改的。详细叙述所取的所有数据,并分析原因和所暗含的意义。此部分的数据应该是统计后的结果,可用SPSS软件分析。注意结果部分不要与讨论部分重复,以显累赘。 图表是数据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同的杂志对图表的要求各有不同,要严格按照“投稿须知”中的要求制作完成。表格一般要求向正文一样双倍行距,每个表格单列一页。表格为黑白两色,文字全部可以编辑排版。以表格形式列出必要实验数据,国外审稿人对此很感兴趣。 图片比语言叙述要直观得多,而且也更加具有定量意义。图片一般不要超过8幅,太多时可以尽量用表格表示。图片一般要求tif格式,分辨率多要求300dpi,线条图多要求600dpi,大小多为8cm或17cm。要慎用彩图,因为彩图一般都要收费的,而且价格不菲(例如AJP每个彩图收750美元)。黑白图片大多免费。图片一般都要求单独提交,不能附在论文后面。图释(figure legend)是对图片内容的解释,要跟正文内容相互对应,一般放在表格前面。 2.3.7 讨论(discussion):对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逻辑推理、理论推导、结果验证、横向纵向比较。分析资料并讨论其意义及不足,研究的局限性。讨论中要突出自己研究的创新性,尤其是对前人的突破。结果和讨论要前后呼应,不要讨论出与结果相悖的结论。讨论部分能够反映作者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深度就是论文对于提出问题的研究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广度就是是否能够从多个方面来分析解释实验中的结果。 2.3.8 结论(conclusion):是对全文内容或有关研究课题进行的总体性讨论。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反映一个研究课题的价值,同时提出以后的研究方向。 2.3.9 致谢(acknowledgment):致谢可以放在正文后面,内容可以包括:资金资助、合作单位、协助完成研究工作或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人。写课题资助时,要写上课题号(grant number)。 2.3.10 参考文献(reference):凡是引用他人的观点事实、数据、均须注明出处。不同杂志格式要求稍有变化,并且一般都会在“投稿须知”中注明。可以使用参考文献编辑器(reference manager)软件。 写完论文后去早检测用Turnitin系统检测一遍后更保险。 很简单的,放心交给我吧 交给我你放心. 95%的人还看了:
sci论文格式与内容写作的两个问题,不同sci论文对格式的要求不同,每个期刊对
sci论文格式要求不同,掌握好sci论文的格式,增加稿件的质量,才能做顺利发表,今天千里马论文网小编帮助大家汇总一下sci
论文发表的格式要求,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封面 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 二、目录 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章节条目:五号宋体。 行距:单倍行距。 三、论文题目: 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 四、中文摘要 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 3、字数:300字左右。 4、行距:20磅 5、关键词: 四号宋体,加粗。 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 五、英文摘要 1、ABSTRACT:小二号 Times New Roman. 2、内容字体: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3、单倍行距。 4、Keywords: 四号 加粗。 词3-5个,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词间空一格。 六、绪论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七、正文 (一)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二)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 章:标题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节:标题 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一级标题序号 如:一、二、三、 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 二级标题序号 如:(一)(二)(三) 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 三级标题序号 如:1.2.3. 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四级标题序号 如:(1)(2)(3) 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五级标题序号 如:①②③ 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医学、体育类毕业论文各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小2号黑体,居中)××××××××××××××(内容用4号宋体)。1.1××××(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1.1.1××××(小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三)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续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四)插图 每幅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 (五)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2.1、表3.2、公式(3.5)等。 文中的阿拉伯数字一律用半角标示。 八、结束语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九、致谢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十、参考文献 (一)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810篇,五号宋体, 行距:20磅。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十一、附录(可略去)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英文内容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单倍行距。翻译成中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内容五号宋体,行距:20磅。 十二、提示 论文用A4纸纵向单面打印。页边距设置: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0cm。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篇关于sci论文: SCI收录上海中医药大学论文的计量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2005-2014年上海中医药大学科研人员在《科学引文索引》(SCI)来源期刊发文情况的分析,深入了解我校科研方向、科研实力和科技影响力。方法以SCI为数据源,从文献年代、类型、语种、基金资助、来源期刊等多个角度,对上海中医药大学发表的论文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2005-2014年SCI共收录作者单位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论文2103篇,其中2012-2014年的发文量达1287篇,占论文总数的61.20%;研究论文为数量最多的论文类型;载文量最多的期刊为Evidence-Based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循证补充替代医学》),共141篇;以第一作者发文,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为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年影响因子为18.97);发文最多的基金资助来源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论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但所发表期刊影响因子普遍较低,研究内容多以中药学科为主,应加强对中医内科理论和针灸学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上海中医药大学;《科学引文索引》;文献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707(2016)06-0013-06 Abstract:ObjectiveTodeeplyunderstandtheresearchdirections,researchstrengthandresearchinfluencebyanalyzingthepublicationsituationofthescientificresearchpersonnelofShangha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ScienceCitationIndex(SCI)from2005to2014.MethodsSCIwassetasdatasource,andthepaperspublishedbyShangha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ereanalyzedandassessedfromtheaspectsofliteraturetime,types,languages,fundingandsourcejournals.ResultsAtotalof2103SCIpaperswerepublishedbyShangha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rom2005to2014,and1287paperswerepublishedfrom2012to2014whichaccountedfor61.20%ofthetotal.Mostpapersbelongedtothetypeofresearchpapers.MostpublishedjournalwasEvidence-Based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thehighestimpactfactoroftheJournalbythefirstauthorwasthe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IF:18.97in2010);thefundwiththemostpaperswas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ConclusionBoththequantityandqualityofpapersgraduallyimproveovertime.However,theimpactfactorsofjournalsaregenerallylowandthecontentsfoucsonTCMsubjects.Atthesametime,researchonTCMintermalmedicinetheoryand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shouldbestrengthened. Keywords:Shangha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cienceCitationIndex;bibliometricanalysis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科技成果及科研人员的评价迫切需要科学性和公正性。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SCIE)作为国际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之一,具备严格的选刊、选文标准及专家评审制度,所收录的期刊均是国际上各学科的高质量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代表着世界自然科学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准[1]。因此,将SCI/SCIE作为一项科学的学术评价工具,引入科研评价体系。科研水平是评价一所大学实力的重要标准与基本出发点,其实质是指社会对该校培养的人才和创造的科研成果为社会所做贡献的认可程度。很多高校用载文期刊被SCI收录情况间接地评价论文的水平和质量,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收录或引用的数量,被作为评价高校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2]。本文检索2005-2014年SCI中上海中医药大学(含各个附属医院)的论文收录情况,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校科研现状、学术水平发展进行全面、客观地描述,并为今后的科研评价及科研工作管理提供参考[3]。 1.1数据来源 以ISIWebKnowledgeSM平台上的ISIWebofScience中的SCI-E数据库为数据源。 1.2检索策略 检索词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和各个附属医院名称:AD=(ShanghaiUnivTraditChineseMedORShanghaiUnivTcmORShanghaiTcmUnivORShanghaiAcadTraditChineseMedORShanghaiAcadTraditChineseMedORShanghaiInstAcupunctureMoxibustMeridiansORLonghuahospORLongHuahospORYueyanghospORYueYanghospORShuguanghospORShuGuanghospORlonghuaAffiliatedHospORYueyangAffiliatedHospORshouguangAffiliatedHosp)。检索日期为2016年3月8日。 1.3纳入标准 2005-2014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含各附属医院)发表的论文,包含第一作者及所有合作者。 1.4排除标准 ⑴重复文献;⑵错误信息;⑶征订启事、目录索引、书讯、声明、通知、文摘等非学术论文。 1.5统计与分析方法 统计方法主要运用WebofScience的分析功能及Excel2013和手工筛选计算。 2结果 2005-2014年SCI来源期刊共收录作者单位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及各个附属医院的论文2103篇,以下针对文献的发表年代、研究类型、基金资助、来源出版物及影响因子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2.1文献总量及年代分布 在2103篇论文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及各个附属医院的论文共1022篇,占48.60%,说明我校原创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待提高,具体年代分布见图1。 图1说明从2005年开始,发文量总体呈递增趋势,但是增幅并不显著,直至2013年文献增量达456篇,发文量是2007年的5倍,在2012-2014年的3年间发文量为1287篇,占总发文量的61.20%。以上文献量的年代变化表明,随着国家科技的发展,国内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科研环境的日益改善,国内外学术交流日益繁荣,我校的科研人员也紧随国家科技发展的态势,不断地在国际性学术期刊上发表优秀的中医药科研论文,一方面体现出国内学者不断将中医推向国际,并期待科研成果获得业界权威领域的认知与认同;另一方面也表明国际学术界对中医药的关注及肯定,为更多的中医药学者提供了国际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2文献类型和语种 2005-2014年SCI收录上海中医药大学论文的文献类型主要包括研究论文、会议摘要、综述、通讯、编辑材料、会议论文、书评、修订,文献类型综合性强,涵盖领域广,详见表1。其中研究论文的发文量达1815篇,占86.31%,说明我校学者和专家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会议摘要为145篇,占6.89%,主要是指研究者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提交的论文摘要;综述文献为101篇,占4.80%,综述文献在SCI论文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属期刊的邀稿形式,期刊会给国际上某一领域的权威专家发信,邀请其就这一领域的发展进行一个概括或是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期[4],由此可知,我校学者不仅重视学科发展,更加重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更多的中医药领域内的专家将优秀成果展示在国际舞台,为中医药发展搭建更宽广的平台。以上3种文献类型占总文献类型的98.00%,是我校学者发文的主要形式。语种为英语或汉语,并以英语为主要形式,为2080篇,占98.91%。 2.3论文资助来源分布 目前,基金资助也是评价论文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基金资助的课题是通过同行专家评议产生的,根据此类课题研究结果而撰写出的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5]。被SCI收录的2103篇论文中,有部分论文有基金资助,其中资助来源居首位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78篇,占总数的37.00%,位居第二、三位的均是来源于上海市的基金,具体见表2。 2.4来源出版物及影响因子 对来源出版物进行统计分析,2005-2014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发表的2103篇SCI论文分别被收录在655种期刊中,载文≥20篇的期刊有13种,共载文528篇,占总数的25.11%。在这些期刊中,有10种期刊是来源于欧美国家,3种是国内出版物,影响因子普遍偏低,详见表3。要提高我校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的实力,还应该就如何在高水平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发表文章进行探讨和学习。 来源期刊影响因子≥5,且JCR(《期刊引用报告》)分区在Q1的论文有184篇,其中载文量≥4篇的期刊共收录论文42篇。载文量最多的是《DrugMetabolismReviews》(《药物新陈代谢》),有15篇,详见表4。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人员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论文有110篇,其中期刊影响因子≥10,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共有9篇,1篇发表在《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临床肿瘤学杂志》)的影响因子最高,为18.97(2010年),详见表5。期刊的JCR分区能更突出地体现科研学术水平。将本次研究结果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及成都中医药大学对比可得出,上海中医药大学高水平的期刊论文及其所占论文总数的百分比都具有绝对优势[2]。 3讨论 通过以上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上海中医药大学在SCI的发文量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趋势,从2012年起,增长幅度不断增加,说明我校师生和科研人员越来越重视研究成果在国际性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我校的中药学科作为国家一级学科,其科研水平、
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一直领先于国内其他中医药院校。近年来,各大中医药院校将发表SCI论文作为科研评价的重要一环,出台了许多奖励措施,鼓励在校教师、学生和临床医生发表SCI论文,使中医药类论文在SCI收录期刊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推进中医药在国际医学上的影响力而不断努力。我校研究人员也致力于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
发表论文。但是,目前收录我校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普遍较低,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较低,为不断提高我校科研实力,提高国际影响力,笔者提出以下3点建议。 3.1重视优势学科发展 我校在SCI期刊的发文多以中药学科、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临床学科为主,而有关中医内科理论、针灸学科的研究论文比例很小。而国医大家和名医传人的临床经验及研究是中医药领域最宝贵的部分,应该让更多热爱中医的研究者看到他们的学术精华和优秀成果。因此,我们要继续保持现有的中药学科优势,在更高影响力的期刊上有所突破,加强团队合作,打造科研核心团队,推进科研成果的发表,用中药学科的发展经验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重视国际间的交流,通过与各个国家间的学术交流,使中医药被更多的研究者认识,提高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3.2优化论文评价方法 各大院校重视SCI论文的发表,将其作为评价科研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多数院校将发文数、影响因子和单篇论文被引频次作为评价的主要方法,这其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其一,许多院校只追求发文数,造成科研论文质量下降,只能刊载在低影响力的SCI期刊上,影响了学校学术、科研的发展。其二,将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主要参考,但是期刊影响因子主要取决于期刊刊载的高频被引论文,其中部分论文的过度他引、不当自引及有意漏引等也会对论文的真实使用情况产生影响,并且同一种期刊在不同年份的影响因子的变化也非常大,说明即使同一学科期刊的学术水平差距也是非常明显[1]。因此,用期刊的影响因子直接评价单篇论文的影响力难免有失公允。应该以期刊的影响因子为主要依据,结合该学科的影响度,将各学科进行划分,按照分区对SCI论文进行评价,平衡各学科SCI期刊影响因子的差异[6]。在此基础上,可以引用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引用率和H指数来评价论文、作者及科研团队的科研实力。H指数中H代表“高引用频次”,一个人或一个团队的H指数是指这个人或这个科研团队有H篇论文被引用了至少H次。H指数越高,影响力越大。将H指数引进科研评价体系,并参照不同学科领域进行评价,对于衡量研究者及研究团队的影响力是比较客观的。其三,单篇论文的被引频次也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但是由于SCI收录论文的被引频次总是滞后数月至1年,因此,近一两年的被引频次不能反映出论文的全部影响力,这时又可以参考期刊的影响因子。 所以,不应只将发表论文的篇数、期刊影响因子、H指数及论文被引频次中的某一项作为唯一评价指标,应综合各项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科、科研人员的不同层次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有了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也能鼓励更多的科研人员进行投稿。 3.3培养论文的写作及阅读能力 在培养SCI写作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让作者认识到,并不是只有高精尖的研究成果才能发表,一些有关经验总结和调查性质的论文也很常见,根据自身需求,找到合适的期刊和栏目,一样可以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可发表论文类型不只局限于研究论文、综述、会议摘要,SCI期刊栏目种类繁多,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Lancet(《柳叶刀》)、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美国医学会杂志》)、BMJ-BritishMedicalJournal(《英国医学杂志》)最为人熟知,而很少有人知道这4种期刊每种都有20个以上的栏目,即有20多种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文章可以发表,有些栏目的门槛很低[7]。这对于青年学生初次进行SCI论文的发表降低了难度,也容易树立自信心,培养SCI写作兴趣。 近年来,中医药学的交叉学科兴起,中医药与现代医学、药物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研究者们趋向于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对中医药进行研究及论证。但由于一些基础学科的研究人员长时间从事中医理论研究,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英语培训,导致多数文献只能是中文发表,国外的学者及同行不能获取这些优秀的文章和成果。我们不能只注重实验和临床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英语能力的培养,从长远计,容易滞后中医药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步伐。因此,建议我校加大对教师和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英文撰写能力,使更多优秀的研究成果能够展示在国际医学舞台上,也为我校科研水平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雪艳.SCI/SCIE在我国高校科研评价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2(8):25-27. [2]房玉玲,曾莉,李文林,等.我国5所中医药大学SCI收录科研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5,28(11):65-67. [3]许吉,王广东.SCI收录上海中医药大学论文的计量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20(4):67-68,77. [4]丁香园.SCI期刊接受文章的五大类型[EB/OL].[2012-12-14].http://paper.dxy.cn/article/42459. [5]赵静,接雅俐,杜志波.基金资助论文与无基金资助论文被引情况分析:以部分高水平医学期刊为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6):499-501. [6]徐晓芹.基于SCI定量评价科研人员成果的几种方法及其适用性[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27(7):66-69. [7]张从昕,余党会.SCI收录医学院校和医院论文的理性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20(7):18-20. 95%的人还看了: 对于很多没有发表过SCI期刊杂志的新手来说,投稿SCI论文有何格式要求,杂志对论文有何要求,我相信对于初次发表的论文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下SCI的论文格式要求,以及需要注意的点,希望对初次发表的作者有帮助。 接下来小编汇总SCI论文格式要求: 发表的论文在排版上要尽量紧凑,用的字号也小,以减少空间占用,从而降低印刷的费用。 草稿的文字要清楚, 行与行之间要留有手写修改文字的空间, 稿件的文字一般用 12 号字,行 与行之间用 double space。Figure 和 Table 都是附在稿件的后面,同文字分开,一般不放在 文字中间。 对一篇 SCI 论文的要求主要是:数据可靠,论点明确,实事求是,文字简练。做到准 确地(如实反映客观实际,恰如其分不走样) 、鲜明地(清楚明了、干净利落不含糊) 、生动 地(具体形象,有生气、修辞优雅不枯燥)表达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期刊文章发表:sci论文格式怎么写_2 SCI 论文格式,主要分成 3 个主要部分,即前置部分、主题部分和附录部分。 SCI 论文格式前置部分包括 ①题目(title) ; ②作者(单位及/或个人姓名) ; ③内容摘要(Summary) ④关键词(key words) 。 SCI 论文格式主题部分包括 ⑤前言(introduction) ; ⑥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 ⑦结果(results) ; ⑧讨论(disscussion) ; ⑨结论(conclusion) ; ⑩致谢(thanks)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完成论文或投稿日期、外文摘要。
期刊文章发表:sci论文格式怎么写_2 SCI 论文格式附录部分包括图(chart) 、表(table) 、照片(photoshop)等。 SCI 论文格式并非一成不变,作者应根据文稿的内容、体裁及篇幅的长短撰写,切记不 要硬套格式。 篇幅小的论文, 可将前言、 材料与方法两项合并, 讨论与结论合并, 并省去 “内 容摘要(Summary) ” 。有协作关系或得到有关单位个人支持帮助的,要在首页注脚处加一 项“致谢(thanks) ” 。 接下来小编汇总sci常识问题sci期刊怎么检索文献希望对于作者的发表SCI论文有帮助。 转载请注明来自: 文章TAG标签:SCI论文格式 。
Tag:
论文(2532)期刊(749)
点此返回栏目查看更多>>>论文写作发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