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人们对面孔的判断对于社会生存具有重要作用。职称论文发表在当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信任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面孔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而对于面孔与信任行为关系的研究能够让我们深入了解其信任行为的依据和原理。信任博弈在前人的研究中,
人们对面孔的判断对于社会生存具有重要作用。
职称论文发表在当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信任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面孔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而对于面孔与信任行为关系的研究能够让我们深入了解其信任行为的依据和原理。信任博弈在前人的研究中,信任方做出的行为决策的差异已经被证明,即信任方在给可信面孔的金额要高于不可信面孔的金额。本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通过单次多张面孔的信任博弈游戏和面孔信任评价,以此来证实前人的研究结果;实验2通过单次多张面孔的信任博弈游戏,并且引入收益率这一自变量;使用功能性近红外成像(fNIRS)探索其投钱行为在前的激活差异表现,同时加入Go/No-go行为测验和人际信任问卷,得出它们与信任博弈游戏行为和脑激活程度的相关。

结果发现:(1)与以往研究一样,被试作为信任方对不同面孔类型(可信面孔和不可信面孔)的信与不信的判断和选择投钱与否都具有显著差异;(2)被试在信任博弈游戏中,面孔类型和收益率在投钱决策上的差异显著,并且在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有显著激活,具体位于布鲁德曼9区和布鲁德曼46区,印证了该区域认知调控策略,说明了个体在做出投钱行为时相应的脑区活动;(3)通过Go/No-go内隐联想测验和人际信任问卷分别与脑区激活程度的相关得出同样在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也是相关显著的结果(行为的测验结果分数越高代表信任倾向越偏向信任他人),行为测验的分数越高,位于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的投钱行为的大脑激活程度也就越高。
摘要3-4ABSTRACT4-8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8-241 引言82 信任的含义及主要研究内容8-142.1 信任的含义8-112.2 信任建立的过程11-132.3 信任的影响因素13-142.3.1 信任方的信任倾向13-142.3.2 被信任方的可信度143 面孔信任评价及其主要研究内容14-173.1 面孔信任评价的依据15-163.2 面孔信任评价的重要性163.3 面孔信任评价对行为的影响16-174 面孔信任行为的脑神经机制17-204.1 面孔信任评价的相关脑区17-194.2 早期的神经相关的社会行为的研究194.3 目前的神经相关社会行为的研究19-204.4 面孔信任评价是高速自动化过程205 信任博弈(Trust game)及其相应的神经机制20-225.1 信任博弈的概念20-215.2 信任博弈过程中相应的神经机制21-226
信任相关的内隐社会认知22-24第二部分 选题思路24-291 前人不足242 研究意义24-253 技术路线和fNIRS数据处理介绍25-293.1 fNIRS的优点25-273.1.1 fNIRS的工作原理25-263.1.2 研究之所以使用fNIRS技术的原因26-273.2 数据处理思路27-29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29-501 实验1:面孔信任评价和信任博弈游戏对信任决策的影响29-331.1 实验目的291.2 实验方法29-311.2.1 实验材料291.2.2 被试291.2.3 实验程序29-311.3 实验结果31-331.3.1 面孔信任决策结果31-321.3.2 信任博弈结果32-331.4 小结332 实验2:信任博弈游戏对信任选择的影响及相关脑区的激活33-502.1 实验目的33-342.2 实验方法34-402.2.1 实验材料34-352.2.2 被试352.2.3 实验程序35-392.2.4 人际信任问卷测量392.2.5 Go/No-go内隐信任联想测量39-402.3 实验结果40-472.3.1 信任博弈行为数据40-422.3.2 人际信任问卷与信任博弈行为数据的相关42-432.3.3 Go/No-go内隐联想测验与信任博弈行为数据的相关43-442.3.4 信任博弈游戏在前额叶的活动差异44-472.4 小结47-50第四部分 总结与展望50-521 结果讨论50-512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51-52参考文献52-57附录1 实验2 人际信任问卷测量57-58附录2 实验2 Go/No-go内隐信任联想测量实验材料58-59附录3 实验2 3D定位各通道所对应Brodmann MRI脑区与MNI平均坐标59-64致谢64-66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6-67
Tag:
点此返回栏目查看更多>>>代写职称论文